专业法律服务机构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
12月开始,各大网贷开始摩拳擦掌,比如海尔消金、D小满、某我贷等平台法催动作不断,不是账户冻结,就是债权转让,搞得负债圈人心惶惶。小格今天给大家盘点下年底各大网贷可能使用的法催手段,以及具体的应对之法。
一、诉前调解短信变多
最近,不少负债人收到了重庆市江北区法院发来的诉前调解短信,比较多的平台就是Du小满。
不过,大家不用去担心这是不是要起诉了,一般来说,年底是不会起诉的。别看这个诉前调解短信是12368发来的,其实平台只是申请了调解而已,至少在年前是不会立案的。
关于调解,记住一点就好,诉前调解得双方自愿,法院不能强求。收到短信后,不想调解就直接忽略,安心赚钱就行。
二、支付令申请频繁
杭州市西湖区法院最近受理了一批支付令申请,可能是阿里旗下的网贷平台申请的。
支付令一般都是由12368发来的,案号是“民督”。
收到正式支付令后,记住,收到后15天内要提出异议,否则就生效了。异议书加上这句话:“我对利息有异议,要求走诉讼程序”。
三、债权转让增多
年底大清算,很多平台为了降低自己的坏账率,顺便回笼一笔资金,会选择把债权转让出去。这些转让的债权,一般会在明年开春之后,大范围批量提起诉讼。
收到债权转让短信的朋友,一定要留意,如果说有能力,可以主动跟新的债权方去协商处理,达成和解。暂时没有能力的,可以从债权转让本身寻找突破口,追要转让协议。
需要注意的是,新债权方为了节省起诉成本,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,可能会让第三方小崔疯狂催收,各种让你还款的套路齐出,一定要谨慎对待,不要给他们钻了空子。遇到违规催收,也要积极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权。
四、仲裁成为新手段
除了起诉,仲裁也成了网贷平台的新宠。收到仲裁委的短信,可别不当回事儿,虽然仲裁该不和法院直接挂钩,但它的裁决一旦生效,和法院的判决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的。你名下银行卡、微信等账户都可能被冻结。
不管收到什么短信、文书,一定要仔细阅读,弄清楚是咋回事。不要一听到起诉、冻结就怕的不行。
逾期后,名下的账户尽量别放钱。一旦冻结,解冻起来比较麻烦。
逃避不是办法,逾期时间越长,风险越高。不如主动跟平台协商还款事宜,争取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毕竟,真正结清债务,才能高枕无忧。
年底了,网贷风波不断,但也别怕。只要冷静应对,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,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