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法律服务机构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
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最近的催收在往法催方向上靠,特别是频繁接收到调解信息与电话,开始我以为是小崔利用调解中心向负债人施压,直到看到调解的短信内容,才知道平台是动真格了。稍不注意,资金就会被冻结。
看到短信中有“诉前调解”四字,号码也是106开头的,很容易被忽视。然而,细读之下,你就会发现短信链接附有法律文书,短信内声称可以通过诉讼平台、法院服务号或邮箱查阅,甚至直接点击链接查看。
电子送达的文书一应俱全,包括确认书、应诉书、举证书等等。如果说已经被冻结了,那大概率就是被起诉了,平台或者银行申请立案,法院通知,无疑证实了案件已正式立案。这种情况批量起诉居多。
接下来你收到的就应该是12368的短信和正式传票了。
即便被起诉,如果你确实无力偿还,法院也只可能终结债权方的强制执行申请。但执行需依据正式判决书,对于冻结,还有以下四种解冻途径:
1、若30天后平台未起诉,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卡可自动解封。
2、对于非正常冻结,向上级法院投诉,大约5天后可以解封。
3、向检察机关投诉举报,若受理且冻结流程不合规,亦可解封。
4、向法院信访中心投诉,或向上级法院及市政信访中心投诉,若受理,约7-15天可得回复并解封。
对于起诉,很多人下意识会想到“管辖权异议”,这一招应付几年前的贷款纠纷尚可,现在大多数会起诉你的平台都不会在管辖权上犯错,而且很多平台已经把合同履行地搬到法院所在地了,在合同中也写了由合同履行地法院作为争议纠纷解决法院,所有此类异议通常无效。
而且如何对方还没有真正起诉你,保全不受管辖法院限制,任何法院均有权采取保全措施。
除非法院保全流程不合规,否则此类尝试多属徒劳。
虽然现在只收到了诉前调解,但起诉也只是临门一脚的事情,若担心开庭无法出席,则应该积极参调解或者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解决。